市民從某電商平臺拼團購買的低價海爾凈水器竟然是假冒的,揚州警方順藤摸瓜,端掉了一個以朱某為首的制假售假團伙。6月10日,現(xiàn)代快報記者從法院獲悉,日前制假售假的朱某等四人因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站上了被告席。
2018年12月5日,揚州市開發(fā)區(qū)樸席鎮(zhèn)的張某準備在網(wǎng)上購買凈水器。在某電商平臺,張某看到一家名叫凈水器直銷店的店鋪賣的海爾凈水器非常便宜,三套只需要253.8元,還送9個濾網(wǎng)。考慮到海爾是個大品牌,而且價格不高,于是張某決定參與拼團,最終成功購買了三套凈水器。
很快,張某就收到了凈水器,張某發(fā)現(xiàn)凈水器包裝簡陋,做工粗糙。張某覺得這肯定是假貨,于是便到派出所報警求助。辦案民警將張某買到的凈水器,寄到了海爾公司,委托該公司的相關部門進行鑒定。鑒定結果顯示,雖然凈水器上印有海爾的商標,但商品確系偽造。隨后,警方立案調查。最終,順藤摸瓜端掉了一個以朱某為首的制假售假團伙。
今年25歲的朱某是江西人,在溫州做衛(wèi)浴生意,但生意一直不景氣。2018年5月的一天,湖北黃岡的男子張某寧(另案處理)通過網(wǎng)店客服系統(tǒng)找到了朱某,詢問朱某是否愿意制作假冒的海爾凈水器并獨家供貨給他。張某寧告訴朱某,賣假冒的海爾凈水器來錢快,而且銷量好,張某寧還向朱某保證自己有固定的客源。
一心賺錢的朱某決定接下這個單子,張某寧還給朱某寄來了一套正品海爾凈水器和一套仿制的凈水器。朱某依葫蘆畫瓢,從網(wǎng)上購買了大量與海爾凈水器外形相似的三無產(chǎn)品,并找到專門做印刷生意的張某生幫忙制作海爾商標,并由朱某的舅舅徐某負責打包好機器,寄到相應的買家手中,而朱某的妻子鄭某則負責充當客服和發(fā)貨員。
朱某除了向湖北的張某寧供貨外,自己還開了網(wǎng)店。據(jù)朱某歸案后交代,從2018年7月開始制賣假冒海爾凈水器到被揚州警方抓獲,共銷售價值57萬元左右的假冒海爾凈水器,非法獲利11萬元左右。
日前,揚州廣陵區(qū)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假冒注冊商標案,朱某夫妻和舅舅徐某以及私印假商標的小作坊主張某生站上了被告席,四人當庭認罪認罰,法庭經(jīng)過審理后將擇日宣判。(文中人物均為化名)見習記者 顧瀟
文章來源: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網(wǎng)
友情鏈接 · Link 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 | 國家知識產(chǎn)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wǎng) | 國家版權局網(wǎng) | 重慶市知識產(chǎn)權局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渝ICP備15007289號-1 渝公網(wǎng)安備 50011202500643號 Powered by 重慶網(wǎng)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