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晚,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下稱世園會)閉幕晚會在園區媯汭劇場舉行,為期162天的世園會正式落下帷幕。從4月29日至今,這場110個國家與國際組織參加、934萬人次入園參觀的園藝盛會,在世界園藝史上留下深刻的中國印記,再次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風采。本報記者多次赴世園會園區采訪發現,此次世園會上不乏知識產權元素——世園會上展現的一大批自主知識產權園藝新品種、新技術正在成為我國花卉園藝產業蓬勃發展的中流砥柱;更加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有力保障了世園會的順利進行,實現了知識產權“零投訴”的目標。
全力實現知識產權“零投訴”
“做好世園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意義不僅在于保障北京世園會順利進行,更在于向世界展現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形象。”北京市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指導下,北京市知識產權局構建了以行政執法、多元調解、法律服務、社會監督、行業自律為一體的北京世園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系,嚴格依法高效、公正處理知識產權糾紛,一視同仁、平等保護國內外權利人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世園會自身擁有包括專利、商標、著作權在內的知識產權近1500件,各類參展物品涉及專利、商標、植物新品種、原產地地理標志等多種知識產權。為使這些知識產權得到有效保護,在會前,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組織多次知識產權綜合檢查、專項檢查,實現園區內預先排查全覆蓋;在會中,北京世園會知識產權保護辦公室現場處理知識產權投訴舉報,并每日對園區分區域兩次巡查,對重點區域采取蹲守、高頻率巡查等方式著重檢查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
“知道世園會每天‘有什么、多什么、少什么、查什么、講什么?’是知識產權執法人員的‘必修課’。”北京世園會知識產權保護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執法人員根據世園會各項組織、展示活動安排和展示的實際情況,以各省主題日展示活動、各省地級城市主題日(周)、扶貧企業日、各國家主題日展示活動、各國際組織榮譽日、中國館日、世園指定日為重點,加強對展示地、企業園、生活體驗館、世園小鎮等地的企業進行巡檢,及時發現知識產權風險點,做到早發現、早解決、早維權。
在歷時162天的會期中,執法人員共檢查各參展企業等1800余戶,檢查專利產品121件,檢審廣告1007條,對85家參展企業進行風險提示,現場解答參展商有關知識產權問題280條次;檢查文旅推介活動展演備案2000余場,檢查書刊銷售并指導2戶經營者防范版權侵權;對世園會29件備案植物新品種進行高密度保護,對9件沒有備案的植物新品種指導其嚴格保護,對中國1200余個植物品種以及40多個國外植物新品種進行檢查保護,對2家種子經營企業檢查40次。嚴格而細致的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世園會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實現了從“零容忍”到“零投訴”的工作目標。
自主知識產權支撐產業發展
在世園會這個世界級園藝“舞臺”上,我國花卉產業發展成就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得以集中展示,室內外展覽展示的各類展品超過200萬株(件),推出的新品種、新產品超過2萬件。其中,一大批自主培育的擁有知識產權的新品種在這個舞臺上“熠熠生輝”,不少品種已經投入產業化運營,為我國花卉、園藝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北京國色牡丹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國色牡丹)的牡丹基地與世園會同在北京市延慶區,該公司為世園會國際館、中國館、甘肅館、日本園、園藝小鎮等11個園內場所提供300余株牡丹盆栽、切花等產品,其中近百株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北京牡丹新品種。“我們自主研發的新品種參加了世園會期間舉行的牡丹芍藥國際競賽,并獲得了三等獎的好成績。”該公司總經理誠信云向記者介紹,雖然牡丹花的原產地在我國,但近年來,優秀的新品種集中掌握在日本園藝師手中,我國的牡丹花產業發展非常受限。
記者在牡丹基地看到,2012年成立的國色牡丹與北京林業大學共同培育的“京墨灑金”“京華晴雪”“京龍望月”“京華墨冠”等“京”字頭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牡丹花,不論從花型還是香味上,都不輸一旁的日本品種牡丹。“這種品種是為做切花特意研發的。”誠信云指著其中一株向記者介紹,他們研發的牡丹切花新品種已經在北京地區上市,產品供不應求,產品附加值得到提升。此外,為產油研發的新品種大大提高了產油量,“這些自主研發的新品種形成了國色牡丹發展獨具特色的核心競爭力。”誠信云坦言,目前,國色牡丹年產優質牡丹種苗1千萬株以上,在北京通州、陜西岢嵐等地推廣牡丹種植面積2.4萬畝以上。
“我國是世界上植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原產中國的觀賞植物種類達7000種,牡丹、薔薇、杜鵑等多種特有花卉對世界花卉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國花卉種質資源潛力遠未挖掘出來,自主知識產權品種少。目前,我國主要商品花卉品種基本依賴進口,嚴重制約了花卉產業發展。”中國花卉協會會長、北京世園會組委會副主任委員、執委會執行主任江澤慧表示,近年來,我國花卉產業增長迅速,2018年中國花卉種植面積163.28萬公頃,種植面積世界第一,產值2614.06億元,但進出口貿易額僅為6億美元,與其他花卉強國還有比較大的差距。
“現在我們國家國力強大了,有精力加大花卉科學研究的力度。在這次世園會上,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在北京世園會精彩亮相,有的已實現了產業化。目前我國已有授權林業植物新品種1763件,其中木本觀賞植物的品種有879個,同時有一大批花卉植物在美國、歐盟、日本等擁有專利。”江澤慧說,這些授權的花卉新品種蘊含著巨大的生產潛力和市場潛力,此次在世園會上展示這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將進一步激發我國相關科研機構、企業在花卉品種栽培技術、市場物流等全產業鏈的創新,引領我國花卉產業向高精尖方向發展。
福建館展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繡球、蝴蝶蘭新品種,北京園展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月季、菊花新品種,齊魯園展出“青州仙子”蘭、“彩霞”蝴蝶蘭、“華光”芍藥等數百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花卉新品種,江蘇園展出荷花、睡蓮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短短162天的“繁花似錦”在世園會結束后,必將在花卉園藝產業中得到延續,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新技術和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必將支撐我國花卉園藝產業“盛世花開”。(知識產權報 記者 楊柳)
文章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友情鏈接 · Link 國家知識產權局 |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 國家版權局網 |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渝ICP備1500728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0643號 Powered by 重慶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