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首次就知識產權運營工作制定系統、全面的政策文件——
2021年上半年,全國專利轉讓許可質押次數達到22.7萬次,較去年同比增長42.8%;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達到1074億元,同比增長25.9%。“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知識產權運營迎來“開門紅”。
多年來,我國知識產權運營工作總體上不斷發展,運營機制持續創新,體系建設加快推進,運營績效逐步提升,社會各界參與的積極性越來越高。進入新發展階段,這一工作如何進一步推進知識產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更快促進我國核心競爭力的提升?不久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的《關于促進和規范知識產權運營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指明了方向。
“這是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一次就知識產權運營工作制定系統、全面的政策文件,對全系統開展相關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有關運營活動也將產生廣泛的引導作用。”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突出轉化實施導向
貼近生產生活的知識產權運營最具活力。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下稱大連化物所)新一代氫燃料電池技術研發與應用團隊針對氫能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短板開展科研攻關,突破了氫燃料電池高性能催化劑、增強復合膜、高性能低鉑膜電極等核心技術,并持續推進技術的轉化應用。截至 2020 年底,大連化物所已轉化實施綠色制氫及氫燃料電池技術專利20余件,通過技術轉化實現合同收入逾1.5億元,帶動直接投資超過10億元。今年上半年,該所與企業簽訂的專利許可合同額約2000萬元,簽訂的技術開發合同額2000萬余元。今年3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批復支持在大連市依托大連化物所等單位建設潔凈能源知識產權運營中心,促進知識產權轉移轉化。
“大連化物所已開展氫燃料電池相關技術開發30年。最近十年,我們的工作不再局限于單純地技術轉讓,而是全鏈條地開展知識產權運營工作,這對技術的保值增值、實現市場價值發揮了良好作用。”大連化物所知識產權辦公室主任杜偉告訴本報記者,在她看來,知識產權運營的使命就是為產業服務,要以此為出發點,依托創新主體做好轉化工作,方能貫通融合“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
基于實踐探索,《通知》明確了以轉化實施為目標的知識產權運營導向,要求堅持市場主導,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厘清政府行為與市場行為,支持引導市場主體、創新主體在知識產權運營中真正發揮主體作用,通過改革創新、細化政策措施,激勵產學研各方轉化實施知識產權的積極性。
《通知》從完善激勵、激發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活力,分類指導、優化知識產權運營服務供給,拓寬渠道、推進知識產權運營供需對接等多個方面對如何促進運營進行了部署。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通知》進一步明確了融資、評估、轉移對接等服務相互支撐、共推轉化的關系,其共同功能是助推知識產權轉化實施,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應協同提升相關服務能力。具體而言,《通知》要求提升知識產權融資服務能力,推動強化金融支持知識產權轉化實施導向;提升知識產權評估服務能力,暢通知識產權的流轉渠道;提升知識產權轉讓許可等對接過程中的專業服務能力,優化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
“這是基于我國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背景,針對知識產權本身的市場屬性以及對創新發展的作用作出的科學部署。”江蘇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唐恒表示,由于知識產權的特殊屬性,知識產權運營工作應圍繞權利主體展開,以市場運用效果決定知識產權價值,從而有效激發市場的活力。
提升規范管理水平
“規范”是《通知》中的又一關鍵詞。為進一步提升規范管理水平,《通知》圍繞完善知識產權運營環境、規范運行等方面作出多項部署。
在完善知識產權運營環境方面,《通知》要求加強知識產權交易信息監測和信用監管,提出健全知識產權運營領域信用監管機制,凈化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加大知識產權交易運營信用監督力度;依規遏制明顯不以保護創新為目的的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轉讓行為,打擊不以使用為目的的惡意商標注冊申請行為,嚴格交易標的和交易方背景審核,堅決堵住非法交易牟利的通道等。
在規范運行方面,《通知》要求加強知識產權運營平臺管理。各級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負責批設或推薦申報知識產權運營平臺(中心)的日常監督工作,規范信息發布與融資投資服務行為,防范各類風險,強化運行情況監測,完善統籌協調。此外,《通知》進一步明確區域和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定位,突出區域運營中心的地方服務功能,增強產業運營中心的行業特色服務和市場化服務能力。國家知識產權局要建立全面的績效評價機制,進一步規范國家級知識產權運營平臺(中心)名稱和運行,根據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通知》還要求承擔財政資金支持項目的試點地區,在規范、高效使用資金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大政策創新力度,率先完成好各項任務要求。其他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細化政策措施,促進當地創新主體、市場主體提升知識產權運營能力與效益。
“省級、市級知識產權局推進相應的機制構建和環境建設,承擔平臺(中心)建設任務、運營試點項目的地方負責相應管理責任。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全國范圍內機制與環境構建,加強指導與協調,強化績效管理。”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知識產權運營的促進與規范存在必然聯系。針對知識產權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與困難,一方面,通過激發運營活力、提升服務供給水平、促進供需對接、完善各類服務機制,促進知識產權運營業態發展;另一方面,通過交易信息監測、強化信用監管、加強平臺管理、嚴格資金監管,構建規范、公平的知識產權市場化運營環境。促進與規范是相互增強的正相關關系,需要統籌把握、協同發力。
“當前我國產業發展不均衡,卡脖子技術以及部分關鍵產業發展都需突出政府在供給側方面的調節作用,因此政府必須要發揮引導、規范和監督的職能。”唐恒表示,《通知》內容既有中央相關部署的落實,將工作實踐中的有益探索上升為政策舉措,又整合梳理了相關資金管理規定,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將幫助各地進一步理清思路、明確目標,規范推進知識產權運營工作。(記者 吳珂)
文章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友情鏈接 · Link 國家知識產權局 |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 國家版權局網 |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渝ICP備1500728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0643號 Powered by 重慶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