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和《“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部署“建立完善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檢驗鑒定工作體系,促進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專業化、規范化發展”。2022年7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關于加強知識產權鑒定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健全標準體系、加強機構培育、完善行業管理、開展行業評價、加強能力提升、推動自律監管等。2022年1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關于加強知識產權鑒定工作銜接的意見》,在前期《指導意見》的基礎上,再次提出了構建知識產權鑒定機構遴選薦用機制。為落實上述任務要求,國家知識產權局制定形成了《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名錄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二、制定過程
2023年5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啟動《管理辦法》起草制定工作,并從以下三個方面積極推進。一是加強行業研究,明確思路。重點加強司法鑒定行業管理制度研究,委托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開展知識產權鑒定行業專業化、規范化項目研究,對比分析《國家級司法鑒定機構遴選辦法》等行業的機構遴選辦法,明確遴選工作總體思路。二是深入調研,突出問題導向。組織召開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座談會,現場了解鑒定機構意見建議。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等進行溝通,了解相關部門關于鑒定行業管理的建議。三是開門立法,廣泛征求意見,先后征求各地知識產權局、其他相關部門以及社會公眾意見。
三、主要內容
《管理辦法》分為四章26條,3個附錄,約2.6千字。全文包括總則、推薦與確定、監督管理、附則以及附錄表格附件。一是加強知識產權鑒定機構的遴選及管理。明確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名錄庫遴選管理的定位。堅持政府指導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省、自治區、直轄市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及全國性知識產權鑒定行業自律組織負責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推薦符合基本條件的鑒定機構。根據知識產權鑒定工作需要,國家知識產權局依照本辦法的有關要求,適時組織開展知識產權鑒定機構遴選工作。二是明確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名錄庫遴選標準。明確入庫知識產權鑒定機構的推薦與確定。明確鑒定機構應當具備的基本條件及提交材料。將通過貫標的鑒定機構納入名錄庫,供相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仲裁調解組織等選擇使用。明確遴選工作相關工作流程。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被推薦機構的評審、公示以及入庫機構的公布工作。三是規范入庫知識產權鑒定機構的監督管理。全國性知識產權鑒定行業自律組織加強對知識產權鑒定會員機構的自律管理,發現違法違規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有關部門報告。
四、實踐意義
《管理辦法》聚焦《綱要》和《規劃》部署“促進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專業化、規范化發展”要求,完善知識產權鑒定機構管理,對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專業化、規范化發展進行細化和統一。
《管理辦法》推動自律監管。推動嚴格知識產權鑒定從業標準,明確知識產權鑒定人或鑒定機構從事知識產權鑒定工作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并經查證屬實的,取消其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名錄庫資格。
相關鏈接: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關于印發《知識產權鑒定機構名錄庫管理辦法》的通知
文章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友情鏈接 · Link 國家知識產權局 |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 國家版權局網 |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渝ICP備1500728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0643號 Powered by 重慶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