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年度工作指引——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也是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鮮明底色。在推動知識產權工作高質量發展方面,國家知識產權局于近日印發了《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年度工作指引(2024)》(下稱《工作指引》),向全系統部署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任務。今年的工作指引明確以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為牽引,帶動知識產權全鏈條提質增效。
推進專項行動 加速提升轉化效益
2023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下稱《行動方案》),大力推動專利產業化。
“轉化效果好不好,專利質量是關鍵。”在4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行動方案》強調,要從提升專利質量和加強政策激勵兩方面發力,做好轉化運用工作。因此,提升專利轉化運用的效果,需要不斷提高專利的質量。要通過建立工作閉環,形成反饋機制,不斷根據后端專利轉化的效果,改進前端的專利申請和審查政策,持續夯實專利轉化的質量基礎。
《工作指引》要求強化提升專利質量促進專利產業化的指標導向。推動在涉及專利指標的項目評審、機構評估、企業認定、人才評價、職稱評定等工作中,將專利轉化運用作為重要評價指標標準。持續嚴格規范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惡意注冊行為,加強審查授權質量保障和業務指導,從源頭上嚴格把控質量關口。各地區在涉及專利的考核中,要突出專利質量和轉化運用導向,引導各類創新主體提高專利質量效益。
對于完善知識產權運用促進政策,《工作指引》提出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制訂2024年推進工作計劃,遴選一批專利轉化運用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落實《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方案》部署,聚焦大力促進專利產業化,推動高校和科研機構高價值專利與企業精準對接、加速轉化。實施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加速知識、技術、資金、人才等要素向中小企業集聚,打造專利產業化樣板企業。實施產業知識產權強鏈增效工程,健全重點產業鏈知識產權協同發展機制,支持探索建設運營重點產業專利池。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服務支撐,優化專利導航服務,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培育推廣專利密集型產品,助力專利密集型產業發展。
《工作指引》明確探索開展知識產權金融生態綜合試驗區建設,更好發揮知識產權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的作用。全面實施專利開放許可制度,鼓勵探索專利開源。啟動實施財政資助科研項目形成專利的聲明制度。深入實施商標品牌價值提升行動和地理標志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提高供給質量,促進擴大內需。
“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效能直接決定知識產權功能實效的發揮。”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教授馬一德表示,《工作指引》圍繞知識產權運用提出的一系列舉措,將帶動知識產權全鏈條提質增效,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新動能。
優化工作體系 建設一流營商環境
2023年,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更加有力,首批10家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初見成效,第二批15家完成遴選;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總數達112家;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提升至82.04分,再創新高。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工作指引》進一步要求,研究出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深化國家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區建設,新建一批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完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網絡,進一步優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知識產權保護滿意度保持在較高水平。
圍繞知識產權管理,《工作指引》提出以機構改革為新的起點,全面提升知識產權管理效能;“一省一策”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立足地方資源稟賦和實際需求,“量身定制”一批共建項目,打造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樣板;穩步推進知識產權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工作,健全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的體制機制。
2023年,知識產權服務體系不斷健全。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全國知識產權服務機構超8萬家,年營業收入超2700億元。《工作指引》進一步提出,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普惠工程,擴大地市級綜合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和國家級知識產權重要服務網點規模;建成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平臺;新建10家左右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區;扎實做好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評價知識產權相關工作,促進建設一流營商環境。
此外,《工作指引》還明確完善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統計監測體系,抓好數據的分析解讀,營造有助于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任務清單同時發布,從7個方面確定了23條重點任務,進一步細化工作舉措、明確任務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加快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記者 李倩)
文章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友情鏈接 · Link 國家知識產權局 |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 國家版權局網 |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渝ICP備1500728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0643號 Powered by 重慶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