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華商標協會商標海外維權工作委員會發布預警提示,20余件國內餐飲領域知名商標在秘魯疑似被搶注,部分相關企業已向該委員會表達了協調集體維權的意愿。
“此次被搶注的商標主要涉及餐飲行業。國內餐飲行業的經營模式不同于批發和零售等依賴出口貿易的行業。因此,相關商標權利人要根據自身‘出海’訴求,從風險和成本出發厘清維權思路。”武漢大學知識產權與競爭法研究所所長寧立志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筑牢企業海外商標保護網成為業內共識。面對復雜的海外維權環境和高昂的海外維權成本,商標權利人、行業協會、代理機構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各方力量需緊密合作,總結成功經驗,讓海外商標保護網構筑得更加堅實。
厘清思路 精準出擊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余飛峰表示,企業核心商標一旦在海外被搶注,其多年積累的商譽可能會被“竊取”,從而面臨遭受巨大經濟損失的風險。從市場層面而言,因商標搶注引起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的來源產生混淆、誤認,不僅會損害消費者利益,也會破壞良好的競爭秩序。
“從實務角度觀察,海外商標搶注常見個別搶注和規模搶注兩種情形。個別搶注即搶注人有針對性地就國內某知名度較高的商標進行搶注。其中以搶注人向被搶注企業索要商標轉讓費、許可費或倒賣注冊商標以獲取不當利益等情況較多。”余飛峰根據多年參與涉外商標維權案件的實踐介紹,另一類是大規模搶注,搶注人更傾向于針對某一類別商標進行搶注,目的多數在于壟斷目標市場。
面對復雜的海外維權環境,國內商標權利人往往望而卻步。“面對海外商標搶注,相關商標權利人可以采取的維權途徑主要有異議、訴訟、談判等,如果商標注冊公告期尚未屆滿,可以考慮依據當地的法律規定提出異議申請;如果異議期已經屆滿,則可以根據當地法律通過馳名商標保護、著作權保護(僅限于商標符號構成作品的情形)、競爭利益保護等途徑進行維權。如果事件已經進展到了一定階段,商標權利人可以提起撤銷或無效宣告程序。”寧立志表示,相關商標權利人可以有針對性、有策略地與對方協商、談判,降低自身訴累負擔。同時,寧立志建議企業在海外進行商標維權時需考慮成本,細致研判形勢,選擇對企業整體發展最為有利的策略,運用適宜的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多方合力 破浪遠航
2017年,一名外籍商人將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120多家禮品玩具企業的字號及商標以個人名義在智利申請商標注冊的預警信息發布后引發廣泛關注。國內多方隨即召開會議聯合商討維權策略,并組織代表團赴智利進行維權談判,最終對方答應將130余件商標無償轉讓予中國相關玩具企業。
余飛峰曾隨團赴智利參與談判,他介紹,當時,智利搶注人的主要目的是壟斷市場,中方談判成功的關鍵之一是國內相關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讓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為談判提供了底氣。
“此次秘魯的搶注人把20余件國內餐飲領域知名度較高的商標組合成一件商標,一旦注冊成功,既會對國內相關商標權利人在秘魯的商標注冊形成阻礙,又能極大地節約搶注成本。不僅如此,此次搶注人專門針對相應品牌的英文或拼音進行搶注,并搶注在餐飲品牌最核心的第43類餐飲服務上。因此,我們第一時間發布了預警。”中華商標協會商標海外維權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代表王合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委員會已連續8年開展海外商標搶注預警發布工作,主持編寫了《海外重點國家商標維權指南》等專項報告,幫助并指導商標權利人進行海外維權。
近年來,我國一直重視商標等知識產權的海外維權工作。相關部門和各級政府發布了多件指導和幫助商標權利人應對海外糾紛的相關政策文件,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設立了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并積極布局建設地方分中心,在貿易往來密集的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工作指導站,為企業提供專業、高效的海外維權指導服務。2023年,上述中心和指導站共指導企業1706家,幫助企業挽回經濟損失68.9億元,幫助企業降低維權成本3.9億元。
“智利與秘魯搶注事件的相同點在于被及時發現,背后是我國逐漸完善的商標海外侵權監測體系,這根本在于全社會對于商標海外維權的重視。”寧立志表示,面對海外商標搶注,相關商標權利人應從成功案例里感受到社會各個主體團結協作賦予商標海外維權的力量和底氣。“出海”品牌不僅要加強商標保護意識,更要在構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國際商標保護環境中,彰顯出我國品牌敢于劈風斬浪的勇氣和姿態。(記者:姜同天)
文章來源:中國知識產權網
友情鏈接 · Link 國家知識產權局 |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 國家版權局網 |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渝ICP備1500728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0643號 Powered by 重慶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