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12】春雷激蕩處 奮進正當時(知識產權報)
今年全國兩會上,知識產權保護與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話題成為關注焦點。不久前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加強自主創新”的殷切囑托音猶在耳,化作推動民營企業破浪前行的強勁動力。千言萬語凝聚成一個共識——知識產權已成為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底氣,正幫助企業以更自信的姿態,邁向更廣闊的天地。
知識產權保護立體化,讓企業敢闖敢試。在我國,“全鏈條+全生態”的立體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正在構建,知識產權保護的“防火墻”愈加牢固,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不斷迸發——華為連續多年成為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全球企業榜首、深度求索(DeepSeek)重塑全球AI發展格局、比亞迪成為全球銷量第一的新能源汽車廠商……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我國民營企業領跑行業前沿,成為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創新成果的不斷涌現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印證了“保護越嚴密,創新越澎湃”的良性循環。
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精準化”,讓企業動力十足。過去一年,我國全面推進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推動更多專利走出“實驗室”,走向“產業鏈”,進而轉化為“真金白銀”。數據顯示,2024年,企業專利產業化收益水平持續提高,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的發明專利產業化平均收益分別為939.1萬元/件和1132.7萬元/件。創新要素在戰略新興產業領域奔涌集聚,知識產權正從“實驗室證書”蛻變為企業的“市場通行證”。
知識產權服務便利化,讓企業“輕裝”上陣。在全國34個城市開展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試點,實現服務事項清單化管理;持續增長的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用心用情為企業提供全流程服務;知識產權數據開放范圍不斷擴大,面向包括國內自主專利數據服務企業在內的近百家經營主體免費提供標準化數據,降低數據信息再加工成本……一項項務實的舉措恰似春雨,浸潤著創新沃土上萌發的新芽,提振著民營經濟發展的信心。
知識產權政策舉措的不斷完善,折射出中國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未來,隨著數據知識產權規則完善、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網絡拓展,民營企業必將以更加鏗鏘的足音,踏上時代的征程,用創新與拼搏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壯美篇章。(黃佾)
文章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