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審查是專利保護的源頭,在推動知識產權工作加快實現“兩個轉變”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審查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研究實行差別化的產業和區域知識產權政策”。
近年來,我國專利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持續提升。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底,我國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已壓減至15.5個月,達到相同審查制度下國際最快水平。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還持續擴大優先審查、專利審查高速路(PPH)、快速審查等加快審查通道,滿足了大量創新主體關于“快保護”的需求,社會公眾對專利審查工作的滿意度不斷提高。
今年初,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部署了2025年提升專利審查質量效率的重點任務,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強調,要嚴格依法審查,嚴把授權關口,優化資源配置,滿足重點領域審查需求。
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也帶來了創新一線對專利審查的期待:在醫藥等研發周期較長的領域,為了更適應產品上市時間等實際需求,企業有“慢審”需求,希望能夠通過不選擇“提前公開”,來主動延緩專利審查進度;一些參與國際標準或行業標準制定的企業,希望能夠放寬啟動審查的時間節點要求,以便有機會調整權利要求范圍,與發布的標準更好對接;在高端醫療器械、汽車整車等涉及多類型技術融合或者對產業鏈協同要求較高的領域,企業往往希望對其相關專利申請進行統籌考量,以降低產品上市時的風險等。
對此,代表委員們建議,加大專利按需審查力度,更好滿足企業多樣化需求,有力護航創新發展。
“據我了解,目前國家知識產權局為創新主體提供了專利預審、優先審查、延遲審查、集中審查等多種審查模式,有利于解決審查資源‘平均用力’的問題。但從實踐情況來看,還存在審查模式與創新主體需求匹配不夠精準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馬一德指出。
他建議,要繼續完善按需審查機制,以國家需求和用戶滿意為導向,綜合考量技術領域、產業重要性、市場成熟度等多種因素,建立健全“隨需而行、當快則快、當慢則慢”的專利審查機制。同時,細化相關審查模式的操作規則,例如對于專利延遲審查,允許申請人根據技術研發進度、產品市場布局等因素,更好選擇申請或退出延遲審查的時機。
圍繞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更好支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秘書長張旭具體提出三方面建議:一是面向芯片、量子技術等重點領域,主動對接國家實驗室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摸清專利審查需求,調配審查資源,做好優案優審;二是研究優化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新領域新業態專利審查標準,更好適應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需要;三是針對圍繞國家重點優勢產業核心技術形成的專利申請組合,加強整體把握和綜合分析,優化批量審查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授權質量,更好助力重點產業創新發展。
代表委員們還建議,大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專利審查隊伍,強化審查員綜合技能培訓,增強前沿技術理解、現有技術檢索、法律法規適用等方面能力。同時,積極運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提高專利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加快完善專利智慧審查工作模式,通過新的“技術生產力”支撐補足審查資源。
全國政協委員、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譚文英建議,地方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等機構也要進一步做好“家門口”的服務,密切與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各類創新主體的溝通聯系,充分聽取其審查需求和意見建議。要加大專利審查政策宣傳解讀力度,幫助創新主體了解不同審查模式的制度規定、程序要求、適用范圍,引導其完善專利管理體系,切實“用足”“用活”差異化專利審查政策。(記者 李楊芳)
文章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友情鏈接 · Link 國家知識產權局 |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 國家版權局網 |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渝ICP備1500728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0643號 Powered by 重慶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