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數字經濟下知識產權與競爭司法保護研討會在京召開,會議由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和北京大學國際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辦,北京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究會協辦。會上,北京知產法院與北京大學法學院簽署了共建協議,雙方將通過學術交流、教師和法官互派、資源共享、共建知識產權法學研究與教育高端實踐基地等不同形式,探索新時代高層次法律卓越人才和知識產權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院長靳學軍表示,數字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大局,對知識產權與競爭司法保護工作提出新挑戰和新機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發展和商業模式創新使得知識產權保護客體更為多樣,市場競爭行為的樣態不斷翻新,傳統智力成果保護價值理念與數字經濟的共享性和傳播性不相適應,世界范圍內對加強大型互聯網平臺治理的呼聲紛至沓來。
北京大學法學院潘劍鋒院長在致辭中談到,隨著新技術的發展,數字經濟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也是改造提升傳統行業的支點,正在成為構建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力量。
在本次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圍繞數字經濟治理體系建構中的知識產權戰略、知識產權領域的網絡平臺治理責任、數字經濟時代的知識產權與競爭法、新領域新業態下的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對理論研究和實踐調研成果進行了分享。
據了解,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競爭壟斷案件受理量呈快速增長態勢,自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共受理此類案件722件。北京知產法院副院長杜長輝介紹,近年來該院新設競爭壟斷專業審判庭和法官競爭壟斷委員會,提升專業化審判水平;通過發布裁判規則,推出競爭壟斷十大典型案例,為規范市場行為提供指引;通過強化指導監督,緊跟數字經濟發展新變化,深入研究新類型和疑難復雜案件,統一法律適用標準;通過發揮職能優勢,設立數字經濟司法保護專題調研組,研究數據財產權保護模式、互聯網治理互聯互通、平臺反壟斷的思路與路徑等問題,更好服務北京市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
文章來源: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網
友情鏈接 · Link 國家知識產權局 |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 國家版權局網 |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渝ICP備1500728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0643號 Powered by 重慶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