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法實施四十周年座談會回眸
四十不惑,四十歲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黃金年齡,對于中國專利事業而言同樣如此。前不久,在專利法實施40周年之際,國家知識產權局主辦了一場氣氛熱烈的座談會,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出席會議,與參會代表共聚一堂,一起回顧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專利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入分析當前新形勢新任務,為奮力開啟專利事業發展新征程謀篇布局、獻智聚力。
回首:適時而生 迎風成長
截至2024年底,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突破400萬件的國家;發明專利平均審查周期由24個月壓減到了15.6個月。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4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排名提升至第11位……座談會上,申長雨用一組組亮眼的數據,展現了我國專利事業取得的累累碩果。“中國專利法的深入實施,不僅有力促進了我國的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也為全球專利體系建設和創新生態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立足40年專利事業發展奠定的堅實基礎,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完善專利法律制度,持續提高專利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快實現‘兩個轉變’,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專利制度供給和技術供給。”申長雨表示。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張志成主持會議。他介紹,專利法的誕生,是改革開放大潮中的一次思想革命和制度革命。專利制度運行40年來,逐步形成了采用“三合一”的集約立法模式、多渠道并行的糾紛處理模式、嚴保護為導向的高標準懲罰性賠償制度、以轉化實施為導向的專利開放許可制度等中國特色。
國家知識產權局原副局長廖濤針對專利立法相關工作談到:“專利立法需要適應時代需求,以良法護航創新發展。我國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修改,始終圍繞激勵創新這一核心目標,通過制度完善來解決實踐中的痛點問題。專利立法還需平衡多方利益,要在內容上反映人民意志,維護公平正義。”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莊曉泳表示,專利法實施40年以來,有關部門制定出臺相關配套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司法解釋等,與專利法一道形成專利制度體系,推動和保障我國專利事業持續發展,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40年前,歷經10年醞釀,先后易稿20多次的專利法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應運而生。中國的專利司法保護制度也在此過程中逐步建立、完善。”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朱理介紹,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成立以來,持續加大侵權賠償力度,有力維護了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激發了創新活力。
最高人民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廳二級高級檢察官楊建軍介紹,40年來,檢察機關在推動專利法實施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最高人民檢察院開展知識產權檢察綜合履職以來,統一行使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案件的檢察職能,完善制度機制,積極推動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
回顧這40年,正是專利制度的不斷完善,助力我國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持續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也增強了我國在全球治理中的影響力,增進了社會公平與人民福祉,為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了有力支撐。
展望:應時而治 逐夢遠航
十年磨一劍,走向下一個十年,各領域的知識產權人又當怎樣開啟新程?
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校長吳漢東看來,專利法的頒布和每一次修改,都與當時特定的國內外環境相關。當前我國專利創造能力、產業發展規模、整體法治環境等都有了長足進步。立足當下,基于我國是一個擁有超大人口規模、市場規模和產業規模的國家,我們需要著力提高專利質量和水平,突出重點領域和重大產業需求;還要提升專利的效益和價值,實現知識產權的附加值和效益,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專利法實施為科學技術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讓創新主體的創新成果權利歸屬、成果運用、侵權糾紛解決等有了明確的法律依據,護航眾多創新型企業發展壯大。
“當前,我們正處于一個機遇和挑戰并存時期。知識產權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對于我國產業未來發展,以及世界話語體系構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展望未來,我們應當再接再厲,繼續提升我國在世界知識產權規則體系中的影響力。”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監事、首席法務官宋柳平表示。
“40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專利代理行業發展規模和社會貢獻度實現快速提升。”針對專利代理行業的未來發展,中國貿促會專利商標事務所所長龍傳紅建議,要增強做好專利代理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不斷提升專利代理服務質量和價值,以及我國專利代理行業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座談會上,與會代表結合工作歷程展開充分交流與分享,不僅讓公眾對專利法實施40年來的成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為知識產權人在新征程上繼續完善專利法律制度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如同一場“春雨”,滋養著我國專利事業發展的沃土,涵養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再結碩果。(記者 王晶 李鐸 趙振廷)
文章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
友情鏈接 · Link 國家知識產權局 |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 中國商標網 | 國家版權局網 |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版權所有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渝ICP備15007289號-1 渝公網安備 50011202500643號 Powered by 重慶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