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01】讓“蘇超流量”變“發展增量”(知識產權報)
眼下,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下稱“蘇超”)熱度愈高,已經成為球迷的“盛宴”、百姓的“嘉年華”、城市的“歡樂節”。近日“蘇超”第五輪首場比賽由常州隊對戰南京隊,吸引超3.6萬名觀眾現場觀看,其中省外觀眾突破萬人,均刷新此前該項比賽相關紀錄。當天舉行的第四輪收官戰宿遷隊對戰鹽城隊同樣火爆,網友稱:“票比LABUBU還難搶!”
前不久,江蘇省體育局發布了“蘇超”的賽徽,江蘇13個地市的每支球隊設計了各自的足球隊隊徽。隨著賽事影響力持續提升,“蘇超”輻射效應凸顯,已日趨發展成為具有地域特色、文化內涵和商業價值的體育文化品牌,從“體育的球”到“經濟的球”,從“蘇超”到“蘇超+”,從“走紅”變“長紅”,還需要主辦方主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積極提升品牌價值。
塑造一個響亮的品牌,知識產權保護是基礎。無論是老牌賽事,還是近年來爆火的新型賽事,都展現出主辦方對賽事知識產權布局的重視。以國際頂級足球俱樂部為例,當前曼聯等俱樂部普遍采用“商標注冊+法律維權+國際合作”的“三位一體”知識產權保護模式,構建打造了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貴州“村超”賽事圍繞“村超”相關隊徽、隊名等注冊了200件商標,對“村超陽社村隊徽”等74件美術作品進行著作權登記保護。
充分釋放品牌價值,廣泛拓展衍生品市場,做好相關衍生品知識產權保護是關鍵。以今年春節爆款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為例,其出品方通過2094件商標、287項著作權登記和132件外觀設計專利構筑起嚴密的知識產權保護網,除了電影票房躋身全球影史票房第5位外,相關衍生品市場預計收入也超百億元。
未來,要想讓“蘇超”進一步實現賽事流量轉化、文化價值變現和消費能級提升的良性互動,還需要當地從四個方面下大力度予以保護和開發。
一是要建立健全保護機制,建議由體育部門牽頭,聯合文旅、知識產權等部門,聘請相關專業機構,建立健全“蘇超”相關體育文化品牌保護運營機制,具體負責相關知識產權科學布局、登記注冊及開發性保護等全面工作,形成包含體育、法律、商業運營等為一體的復合型團隊和統一授權體系,建立涵蓋商標注冊、授權、評估等全鏈條的標準化流程。
二是要加快推進登記布局,與相關專業律師事務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合作,對“蘇超”相關隊徽、熱詞等進行商標布局,提早應對可能出現的搶注、仿冒、侵權等行為;同時進行著作權登記,將其作為商標權利的補充,以限制或禁止他人對商標權利的濫用和侵犯,也可借鑒南京市采用城市標志中的麒麟圖案作為公共標識的做法,在降低法律風險同時深化城市形象。
三是要持續加大賽事品牌協同保護力度,比如加強與文旅、知識產權、市場監管、法院等部門協作,形成合力,建立健全“線上監測+線下執法”快速響應機制,線上實現信息互通,聯合有關打假系統強化保護;線下將相關重點商標納入“重點商標保護名錄”,加大相關違法行為打擊力度等,進而有力護航“蘇超”健康發展。
四是要挖掘賽事品牌開發應用場景。當地可依托已有的商標和版權,加大宣傳力度,深入挖掘“蘇超”市場價值和地方產業潛力,推動賽事品牌與旅游、餐飲、娛樂、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加速衍生品和衍生服務開發,規范市場化運營,不斷提升“蘇超”品牌價值和體育文化價值。同時,主辦方要及時關注聯賽過程中產生的新元素,并結合地域特色、人工智能、虛擬形象等進行融合設計,充分挖掘和釋放賽事品牌價值。
“蘇超”的爆火,是江蘇人有活力、能創新、善落實的真實寫照,相信在江蘇高標準推進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的熱潮下,知識產權的有力保護必將助力“蘇超”持續擦亮賽事品牌,踢出一記“文化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好球。(通訊員 趙陽 盧向前)
文章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