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6-30】關于開展2025年重慶市“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的通知
渝經信發〔2025〕41號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中共重慶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
重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慶海關
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重慶監管局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關于開展2025年重慶市“一起益企”中小企業
服務行動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中小企業、發展改革、人力社保、商務、退役軍人事務、市場監管、知識產權部門,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各區縣(自治縣)稅務局,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7部門辦公廳(室)關于開展2025年“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的通知》(工信廳聯企業函〔2025〕50號)的要求,進一步健全完善服務中小企業長效機制,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市經濟信息委等11部門共同組織開展2025年重慶市“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行動主題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服務與管理并重、發展與幫扶并舉,聚焦企業生產經營發展需求,加強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發揮全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帶動作用和“企業碼上服務”應用場景支撐作用,組織各類服務資源、服務力量深入企業、園區、集群,重點從政策惠企、環境活企、創新強企、人才興企、法律護企等5個方面,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服務活動和針對性強、時效性好的服務舉措,助力全市中小企業增實力、拓市場、謀創新、育人才、解難題,推進高質量發展。
二、行動內容
“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貫穿2025年全年。各單位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動員系統力量,結合實際和產業特色,按照《服務行動清單》(見附件),開展服務活動。
(一)政策惠企。全面梳理國家、市級各部門惠企政策,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基于企業畫像精準推送涉企政策信息,確保各類政策落地見效,提升中小企業獲得感。發揮區縣部門、行業協會、窗口平臺貼近企業優勢,通過集中宣講、培訓學習、上門輔導等形式,廣泛開展政策宣傳解讀,確保企業了解政策核心要點和申報流程。加強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運行分析、調查研究和政策預研,推動出臺更多普惠性針對性政策舉措,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
(二)環境活企。加強中小企業發展成就宣傳報道,集中宣傳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優秀企業家等先進榜樣,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濃厚氛圍。開展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評估,以評促優。舉辦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暨“四鏈融合”巡回對接活動,實施中小企業出海服務專項行動,推動中小企業拓展市場。深化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組織開展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行動,提升中小企業融資對接精準度。聚焦資本補充,深化拓展資本市場功能,實施企業上市“千里馬”行動,上線“渝金通”金融大腦,打造全市金融服務統一入口。持續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有效滿足企業多元化、便捷化的辦事需求。
(三)創新強企。加大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工作力度,組織開展管理診斷、質量診斷和專精特新賦能等服務,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完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和產學研協同創新體制機制,支持中小企業聯合行業龍頭企業、高校院所組建一批產業創新綜合體,打造一批概念驗證、中試驗證平臺,提升創新能力。引導中小企業用好“碼上科服”“渝企零距離”等平臺,加強科技創新領域供需對接。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征集推廣一批“小快輕準”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打造一批數字化轉型示范企業。實施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持續開展質量管理能力評價,提升企業質量管理能力和產品質量水平。
(四)人才興企。舉辦民營企業服務月、金秋招聘月等公共就業促進活動,促進高校畢業生與中小企業人才供需對接,支持制造業企業引進急需緊缺崗位人才,助力中小企業人才引進和用工保障。完善“渝企云課堂”優質公益課程庫,優化培訓資源供給,開展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企業職工崗位技能提升培訓、新型學徒制培訓,提升中小企業人才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發揮人力資源服務助力中小企業人才引育作用。
(五)法律護企。抓好《民營經濟促進法》《中小企業促進法》《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等法律法規宣貫實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保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完善中小企業訴求響應和反饋機制,形成“問題受理-辦理-反饋-跟蹤回訪”工作閉環。用好“經信說法”等普法平臺,持續開展法律宣講、法治體檢和協商調解等專項服務,引導企業加強合規管理,防范化解經營風險。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區縣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組織動員系統力量開展服務活動,制定實施方案,明確責任分工,強化協同配合。各相關部門要以本部門確定的服務清單內容為基礎,結合區縣和單位實際開展具有行業特點和地域特點的服務活動,幫助中小企業穩定發展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助力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二)及時跟蹤總結。各區縣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指定專人負責該項工作,及時總結服務成效和典型案例,按季上報服務情況。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要主動對接相關部門,提供業務支撐,并將服務典型案例上傳至重慶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
(三)強化宣傳引導。各區縣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結合實際,多渠道多形式宣傳服務活動,營造服務助企良好氛圍。組織媒體對服務成效好、企業受益明顯的單位進行宣傳報道,并將典型案例和經驗擇優推薦到工業和信息化部。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中共重慶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
重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重慶市商務委員會 重慶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慶海關 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
重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重慶監管局
重慶市知識產權局
2025年6月25日
文章來源: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此件公開發布)